在今天《湛匀妙语》的节目上,著名学者、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教授就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发表演说。陈教授提到:中国经济目标应以防风险为主,这样面临经济增速回落问题,从供给角度作为切入点是很重要的选择,通过改革以释放红利,其中增强竞争性是改革
在今天《湛匀妙语》的节目上,著名学者、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教授就“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发表演说。陈教授提到:中国经济目标应以防风险为主,这样面临经济增速回落问题,从供给角度作为切入点是很重要的选择,通过改革以释放红利,其中增强竞争性是改革重要的支点。比如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国家,在投射经济层面,有许多政府影子,提高政府的竞争力,疏通体制性障碍,以提升各个政府经济部门的竞争作为要点,精简行政手续,减少税收,降低交易成本,放宽准入,完善市场机制,形成竞争性市场,提高经济的供给能力;又比如国企积极投入竞争性市场,既促进国企改革和创新步伐,获取更多的收益,又让老百姓得到更多消费,使得消费者储蓄率下降,促使经济回升。 以下是陈教授的部分观点实录: 为什么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由于通胀风险预期上升,经济不确定性,PPI降幅新低,高企M2/GDP反映投资边际收益率下行,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如果采取放松货币的政策,降低利率以刺激总需求,并不是一个根本上解决问题办法,不仅很难扭转现在偏弱的经济,而且降低法定利率又会引起深为诟病的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出现泡沫,央行继续发行正回购也难以消化过剩的流动性。 中国经济周期性,投资+货币模式而引发严重经济结构矛盾,特别是通胀与债务如影随形,成为当前经济主要问题,运用需求管理来解决会使经济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中国经济目标应以防风险为主,这样面临经济增速回落问题,从供给角度作为切入点是很重要的选择,通过改革以释放红利,其中增强竞争性是改革重要的支点。比如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国家,在投射经济层面,有许多政府影子,提高政府的竞争力,疏通体制性障碍,以提升各个政府经济部门的竞争作为要点,精简行政手续,减少税收,降低交易成本,放宽准入,完善市场机制,形成竞争性市场,提高经济的供给能力;又比如国企积极投入竞争性市场,既促进国企改革和创新步伐,获取更多的收益,又让老百姓得到更多消费,使得消费者储蓄率下降,促使经济回升。 这样,通过改革,可以规避风险,也能提升中国经济增长内动力。